很多家長經常會對比孩子間的優秀與平庸,但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是否有為孩子的優秀創造條件,這並不是指輸在起跑線的那些條件,而是指家長、家庭帶給小孩的那種熱愛學習的心法。其實,心法比技法重要得多。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不會有太多扭曲的效仿。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時,無論官方怎麼玩屏蔽,玩神秘,但強大的網絡和不懈的媒體都會把高分生們如數挖出來。追問他們的高分秘笈,窺探他們的私人生活,是每年媒體樂此不疲的事情。可能我們希望給後來人以借鑒,但當中可複製的成分有多少,不可複製的成分又有多少,其實還是應該拿捏一下。
  觀星星寫詩歌自學微積分的學神只能景仰?
  在每年高考的高分生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天才讓人感覺遙不可及。聽他們談經驗,就好像在聽一段段的傳奇故事。比如今年全省理科前十名的廣東實驗中學學生儲岸均,他覺得初中太無聊,自學微積分,提前學很多大學的課程;忙於應付各種競賽的他沒時間應對期中考和期末考,但照樣次次名列前茅;他平時只聽課,至於作業可做可不做,只挑那些自己覺得還沒有完全做透的題目來做;他會把很多時間用來觀星星寫詩歌,但晚上也可以好好睡覺。
  這麼一個人,感覺他好像有三頭六臂,日子過得那麼瀟灑愉快。所以你跟儲岸均談高分秘笈,儲岸均只有一句話:睡好覺就能考好試。但如果只是這麼簡單,那也就不算什麼秘笈了。
  在與儲岸均爸爸的交談中,筆者發現這麼一個天才不是天生而來,而是經過家庭氛圍多年來的不斷熏陶而成的。儲父說,自從儲岸均出生之後,他們家就沒有電視機,家裡觸手可及的都是書籍、報紙,一家三口在家共同的事情就是讀書看報。而儲岸均在很小的時候就研讀《史記》,所以他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很強。這不,奧數獲丘成桐數學獎的他,也是學校木蘭詩社的特約寫手,這次高考還能拿到廣州市語文單科的狀元。
  所以請家長們在贊嘆儲岸均漂亮的成績之時,不妨想想他從小不斷積累知識這個歷程有多麼久,背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比其他孩子多了多少,而他的家庭給予他的那種親近知識的文化氛圍,您是否能做到? 編輯:林曉彥
   1
  活動家、競賽王,“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在追訪高考高分生的過程中,發現他們身上有可以複製的元素,那就是個個都不是“書獃子”,個個在學校都是活動家,組織能力了得,口才了得,個個還都是競賽王,獲獎名單一大串。
  不過,好成績真的不是啃書啃出來的,學霸們平時參加的這些活動,也不是白乾的,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已經獲得香港大學校長推薦資格的文科生蔣模婷,平時就沉浸在模擬聯合國的活動中,她說,在模聯活動中,她見到了一批專註學術的人,有公民素養的人,有未來領袖風範的人。而模聯中討論的各種國際問題,開拓了她的視野,增強了思辨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學校重視學生的社團活動,把課餘時間都還給學生去策劃活動的主要原因。因為從眾多的成功個案中發現,課餘活動雖然需要跟學習平攤時間,但兩者並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只要時間處理得當,專註學習,便能取得雙贏。
  用興趣愛好來調節學習,這不是一句口號
  可以複製的還有,用興趣愛好來調節學習。這年頭,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學校也很重視學生的特長,其實這樣做並沒有錯,只要學生不是被逼的,那麼它的正能量是顯而易見的。在高考高分生身上發現,這些興趣愛好也能為他們的考試加分。
  比如,今年高考理科考了671分的省實理科學生安伏飛是一位國家級運動健將。從小熱愛運動的她玩無線電測向,還搞生物研究,這些興趣愛好不僅占用了她不少時間,每次運動之後更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體力,但時間被壓迫到快幹了的結果,是迫使她精神更加集中地學習,效率也更高了。
  採訪中發現,閱讀、音樂、體育運動、志願服務等是高考生最普遍的愛好,而這些愛好有時能成為他們學習壓力的調和劑。編輯:林曉彥
  (原標題:高分生的可複製與不可複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b30jbyy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