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年知識分子與一條高速公路
  ——探訪春運前的江西昌樟高速公路工地
  2014年歲末,江西昌樟高速公路改擴建工地,第一代高速路的四條車道正在被拓寬成八條,邊通行,邊施工。彩旗獵獵,隆隆作響的大型機械上,“北京城建”字樣醒目耀眼。
  這一高速路的建設者是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的項目團隊。他們因“路” 轉戰南北,親歷了中國高速公路從有到興的建設進程;他們是一支特殊的技術部隊,一群青年知識分子懷著鄉愁,年復一年穿工裝、住工棚;他們是一群常年不回家的人,修建的高速路正讓千千萬萬的人更快捷地回家。
  
  曾連續13天吃住在工地的高級工程師張建(右一)。光明日報記者 夏欣攝
  搶工期 儘早讓百姓得實惠
  “你們是什麼工種?在做什麼?”記者問一個蹲在新路面上埋頭工作的年輕人。
  “測量路面的密實度,用灌沙法。”小伙子今年才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風大凍手,而他需要在這兒連續工作8個小時,午飯就在現場吃。記者還接觸到幾個80後業務幹部,分別領導實驗、檢測、設備、材料部門,無一例外地都在一線帶隊。
  沿著新路面乘車向前,五顏六色的廣告牌和寫滿省內外地名的路標仰面傾出,瞬間佈滿視線。顯然,這是個大型互通樞紐。
  就在一個月前,項目負責人張建帶領這個團隊啟用“五加二、白加黑”人停機不停的倒班模式,連續苦幹20天,搶出了60天的活兒。“南方雨季長,有效施工期短,這樣的交匯路段對群眾出行影響大,不搶不行。”張建說。
  “我們打了10多年交道,太知道他們的戰鬥力了。”在工程“業主”、高投贛粵公司昌樟管理處總經理劉木根眼裡,能創造如此路段神話的唯有這支王牌部隊。
  “北京城建早年是由解放軍工程兵部隊卸甲轉為地方企業的,最講老作風、老傳統。”站在漂亮的鐵灰色新路面上,城建道橋集團副總高治泉的話明顯多了起來,“做我們這行,科技再發達,修再高級的路,都不可避免地要在各種惡劣環境下露天作業,所有技術人員都一樣。春運在即,工程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出行,要搶工期,儘早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高治泉說,隊伍很年輕,但每個項目組都採取“幫帶模式”,安排老黨員、老同志帶思想作風。“現場鍛煉有利於年輕人在技術上快速成長成熟,成為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後備智力資本。”
  這其實也是高治泉個人的成長軌跡。1990年參加修建濟青高速公路的時候,他20歲,趕上高速公路在中國剛剛實現零的突破。邊乾邊學,他第一次知道美國的高速路史,第一次按FIDIC(國際權威咨詢工程師組織)的條款體系修路,第一次使用進口的核子密度檢測儀,那種清楚差距的感覺很複雜。
  就是在年復一年風餐露宿的工棚歲月里,他們親手創造並見證著高速公路建設與中國經濟相輔相成的快速發展。到2013年底,全國高速公路總長度有10萬餘公里,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高治泉也從一個小實驗員成長為行家裡手,修過的高速公路有21條之多,大部分在東北、安徽、江西,其中景婺黃高速經過5年嚴格檢驗,無可爭議地獲得詹天佑大獎的行業至高榮譽。
  儘管工作重心已經移向北京,但這邊的工棚里常年留有他的鋪位。
  重生態 向工地要多重效益
  昌樟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基地,幾排整齊的標準化板房旁邊,是一群巨型燃氣設備組成的拌和樓——用來加工路面上的原料。
  張建,北京人,膚色和外觀帶有常年戶外工作的氣質。他1999年畢業於原西安公路學院,現在是高級工程師,在集團新組建的江西分公司任總經理。除了操心年內同時施工的10個項目工程,他還擔任眼下這個最棘手項目的總負責人,動輒在工地通宵加班。
  高治泉拍拍他的肩膀說:“他曾是我的‘徒弟’和搭檔,我們一起在江西打拼10餘年。近年,張建把江西的項目做大了,每年七八億元的產值。”
  張建說,做大不易,其中施工方式和理念的創新是做大的硬道理。在昌樟高速施工中,“節能低碳”已由理念探索轉入大規模的工程實踐,是全國5個高速公路示範項目之一。
  關於生態修路,張建用6個關鍵字向記者“科普”一番——“油改氣”“冷再生”。
  “油改氣”是指以前用重油做燃料拌和瀝青,總是濃煙滾滾,還有燃燒裝置、除塵布袋等污染源。設備升級改造後,天然氣取代了重油,布袋結合水除塵,拌和質量提高了,污染排放沒有了,工人工作環境轉好了。“冷再生”是指無論修建還是養護,高速路基層和麵層之間的原料不用再做“移山運動”了,直接把廢舊路面上的瀝青混凝土銑刨下來,用冷再生技術重新拌和,回收率基本可達100%。
  冷再生所創造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大量減少廢氣排放,大量廢物利用,節約不可再生資源和路面養護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山一樣的廢棄材料對土地的占用和污染,這一點最讓周圍村鎮放心開心。
  “想要這個多重效益,需要團隊不斷突破技術瓶頸,精細化施工。”張建說,他們與高校合作,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創新了多個工法。
  當年大學畢業時,張建的許多同學都選擇到科研院所,而家在北京的張建選擇的這條路要苦得多。然而他不後悔,“每次參加科研交流活動,都能感到我們一線技術人員的研究優勢,新課題新挑戰無處不在”。
  能戰鬥 隊伍人過硬有定力
  規劃修建高速公路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讓老百姓感受到交通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而這個人文目標的實現,往往要以犧牲修路人的正常家庭生活為代價。張建和他的團隊,就這樣在異地山嶺中一干11年,動蕩不定的家庭生活一直伴隨其間。
  張建也很內疚,比如,難得回家,卻在夜間醒來聽到妻子枕邊哭泣。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一家老小,妻子怎麼不委屈?
  項目執行經理呂國棟的家也在北京,孩子才兩歲,心裡惦記著呢。然而他知道,今年春節是肯定回不去了。
  記者還聽說,為了讓孩子好好考大學,高治泉的妻子甚至辭去了工作。
  但是項目組裡沒有感情破裂的婚姻。所有人都習慣把回家看作一次“蜜月”和“還賬之旅”,特別有儀式感。他們會精心把每天、每個小時都規劃好:帶孩子玩,哄老人開心,盡可能承攬家務活,陪老婆。他們還有一個約定,就是回家一律閉口不談工作環境、工作節奏等細節。
  “張建能告訴老婆他曾經連續13天吃住在現場嗎?也因為如此,隊裡人情味特濃,互相幫著洗衣服、給每個人過生日、領導給員工操辦工地婚禮、出份子錢……”項目組的支部書記劉乃忠說。
  30多年來,他們一直傳承著帶有一點軍事化的特殊的企業文化。“在各個項目組,申請入黨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很難取捨。”
  “基地基本設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有時山溝里一下雨,買糧買菜都出不去,沒有凝聚力怎麼保持戰鬥力?”職工老鐘說。
  而張建的欣慰很直接:“前兩天下雨,真高興看到新大學生很自然地把帽子遮在儀器上。”
  “這就是太喜歡他們這支隊伍的理由,不是因為設備高端,主要是人過硬、有定力,多大的困難都有辦法剋服。這才是質量信譽的根本保證。”“業主”劉木根說得真心實意。 (光明日報記者 夏欣 陳海波)
  (原標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一群青年知識分子與一條高速公路[1]-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b30jbyy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