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為:“電商老人”李世忠接到網絡訂單後到冷凍庫里“發貨”。 劉彥君 攝圖為:62歲的李世忠在兒媳婦的幫助下學習操作電腦查看網絡銷售情況。 劉彥君 攝
  中新網成都12月8日電 題:“坐商”變“電商”:走進山坳坳里的創新“扶貧”
  作者:劉彥君
  “空間上的萬水千山如何變成網絡里的近在咫尺?”62歲的李世忠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將鄉親們的獼猴桃多賣些錢。
  這位雅安市名山區山區里的資深村支書,現在已成為有名的“電商老人”,帶頭改變了當地獼猴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優質獼猴桃的銷售模式,在參與今年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國際美慈組織協調組織的兩次“電商扶貧”實踐活動中呈現出從傳統“坐商”到“電商”的逆襲態勢。
  “明年我們可能會在沿海城市搞一次電商宣傳活動,現在已經和當地一家網絡公司談妥了。”8日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建山鄉飛水村的名建獼猴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見到了“電商老人”李世忠,就在此前一天,他剛從浙江回來。一見面,李世忠就給記者聊起了他當前高漲的“電商情懷”。
  2天“洗腦”:“電商老人”有話說
  “2天時間就給我徹底洗腦了。”李世忠激動地用手拍打桌面,今年9月10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美慈組織在阿裡巴巴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協調支持下,在淘寶眾籌發起了“萬人眾籌·助力雅安”主題推廣活動,該項目出售了合作社農戶種植的優質紅心獼猴桃,原本計劃半個月的活動,僅用了短短2天時間就被提前結束網絡推廣。
  “再不停就沒貨了!”李世忠坦言,自己一開始低估了此次活動的推廣力量,“48小時銷售過7萬元,最終賣出6103斤,進賬115354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而事實上,早在一年前,“電商”的種子就已經在李世忠的心裡種下。
  “去年浙江杭州一家實體批發公司在網上銷售了由合作社提供的‘黃心’獼猴桃,3個月時間就賣了十幾萬斤。”李世忠說:“我們的批發價一斤不超過5元,而他掛在網上按照3斤99元的價格銷售,這其中的利潤翻番及銷售速度深深地觸動了我們,心裡開始漸生想法,但農村人土了些,沒啥文化一直入不了門。”
  今年8月,獼猴桃漸漸進入了銷售季節,數萬斤的果子怎樣才能賣出個好價錢?在李世忠的建議下,其大兒子招來一批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開起了網店,專門銷售獼猴桃。“我們這些老一輩有閱歷、有經驗,但是沒有文憑、不懂電腦,學生娃娃有文憑,正缺一個發揮的平臺,他們懂得起,就讓他們來幫咱們搞線上。”
  “我們自己的網店開業半個月,幾乎沒有訂單。”正當李世忠犯愁的時候,經過雅安市、名山區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等相關部門引薦,中國扶貧基金會災後重建辦找到了他,並表達了支持其通過網絡銷售獼猴桃的意向。
  “不做活動的話名氣就打不出去,再好的果子也‘藏在深山無人知’。”李世忠在親歷了淘寶眾籌活動之後感慨道。
  而初次試水的成功也讓其他合作社紛紛心動,10月17日,中國首個“扶貧日”期間,中國扶貧基金會再次在阿裡巴巴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借助阿裡旗下聚划算平臺優質資源推廣雅安獼猴桃,2天核心推廣期後,最終交易額定格在了263957.80元。
  “今年嘗到了‘甜頭’,明年我們合作社要從老百姓手裡多收一些果子在網上銷售,切實提高百姓收入。”李世忠介紹,由於這裡獼猴桃產量大,每年來收果子的各級中間商都喜歡壓價。“要知道,這裡的收購價遠低於大城市超市裡的產品售價。”
  電商扶貧:農民進入市場的另一扇門
  以“產業扶貧”為目的的電商銷售具體如何操作?據瞭解,兩次線上活動中,在菜鳥網絡協調下,某快遞公司提供了公益物流支持,而阿裡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眾籌和聚划算平臺則給予了推廣支持。
  “這是基金會對蘆山地震災後重建中的產業扶貧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後探索出來的一種新模式。”中國扶貧基金會災後重建辦副主任陳濟滄介紹:“按照整體設計,政府、合作社、企業合作方、消費者等不同的相關方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核心是為各方創造價值。”
  “必須讓各方都在自身的公益承受力範圍內參與,事情才具有持續性和推廣性。”陳濟滄認為,電商扶貧如果要長期進行下去,參與各方和各個環節都需要符合基本的市場規律,但關鍵是要讓農戶增收,才能保證在其他地區進行推廣。
  根據中國扶貧基金會測算,在各方共贏的模式設計下,扣除所有成本,農戶每賣出1斤獼猴桃,可多收入2.5元;雅安獼猴桃畝產保守估算為2000斤,每畝則能因此多收入5000元;中等規模的種植農戶每收一季獼猴桃,可多收入上萬元。
  “現在村裡有兩三家散戶,還不成規模,但電商必然會成為一個發展趨勢。”李世忠說:“互聯網的‘高速公路’已經迅速連接當地的鄉村了,冷凍庫里壓著的十萬斤果子趕上春節年貨期間定能一掃而空。”
  “扶貧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這裡面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總體而言,‘電商扶貧’為創新農村扶貧形式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陳濟滄認為,這也為農民直接進入市場打開了另一扇門。
  離開飛水村時,李世忠和農戶們正忙著給剛接到的網絡訂單“裝箱”,記者發現,從名建合作社發出去的每一件獼猴桃中都有一封“老支書的心裡話”——“互聯網讓城市和鄉村的距離更近了,上網賣東西是件新鮮事,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嘗到這裡的獼猴桃,這樣村民收入就能提高一些,我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村莊建設得更加美麗,到時候也請您到我們這裡走一走、看一看。”(完)  (原標題:“坐商”變“電商”:走進山坳坳里的創新“扶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b30jbyy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